邦信防腐二合一可控硅式 阴极保护管道外加电流恒电位仪
详细信息
一、核心技术原理与系统架构
1. 负反馈控制机制
电位闭环调节:通过参比电极实时监测被保护金属电位(如埋地管道的管地电位),将信号反馈至比较放大器,与设定值(如 - 1.5V)进行对比。若存在偏差(ΔV),系统自动调整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导通角,改变输出电流(I),直至电位稳定在目标值。
误差控制精度:采用深度负反馈差动放大器(如集成运算放大器),配合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,控制误差可稳定在 ±5mV 以内,满足 API RP 690 等国际标准要求。
2. 核心组成模块
电源模块:支持 AC220V/380V 输入,通过晶闸管整流(可控硅)或高频开关技术转换为 0-30V DC 输出,功率范围 500W 至 10kW,适配不同规模的阴极保护系统。
电位控制器:内置微处理器(如 ARM Cortex-M4),实现 PID 算法、故障诊断及数据存储,支持本地 LCD 屏或远程上位机参数配置。
电极接口:
工作电极:连接被保护金属(如管道、储罐)。
辅助电极:连接深井阳极或分布式阳极地床。
参比电极:采用长效liusuan铜(CSE)或银 / 氯化银(Ag/AgCl)电极,精度 ±1mV。
3. 双模式运行能力
恒电位模式:优先通过电位反馈调节电流,确保金属电位稳定在保护区间(如 - 0.85V 至 - 1.2V vs CSE)。
恒电流模式:当参比电极失效或信号干扰时,自动切换为固定电流输出,避免保护中断
智能化升级方向
边缘计算:内置 AI 芯片(如 NVIDIA Jetson Nano),实现本地数据预处理和故障预测,减少云端负载。
能源优化:采用柔性太阳能板(转换效率 22%)与超级电容储能,在 - 30℃至 + 50℃极端环境下续航≥30 天。
多参数监测:集成土壤电阻率(精度 ±5%)、温湿度传感器,通过云端平台生成腐蚀风险热力图。
3. 绿色技术创新
太阳能供电:新疆某油田管道项目采用光伏 + 锂电池系统,年发电量 3,650kWh,减少碳排放 2.8 吨。
低功耗设计:待机功耗<1W,相比传统设备节能 70%。